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寒武纪化石胚胎Markuelia的肌肉组织
刘腾, 段佰川, 刘建波, 董熙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 (2): 390-394.   DOI: 10.13209/j.0479-8023.2020.118
摘要865)   HTML    PDF(pc) (15636KB)(117)    收藏
利用同步加速器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技术(SRXTM), 研究湖南省王村化石库的化石胚胎Markuelia hunanensis。所研究的标本保存了头部和尾部表皮下的栅栏状结构, 对这些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后, 发现栅栏结构为环形, 呈两侧对称状排列。将头部和尾部的栅栏结构分别解释为可能的咽部和尾刺基部的肌肉组织。对可能的肌肉组织结构的进一步研究表明, Markuelia hunanensis最早的胚后阶段可能是小型底栖动物, 生活在泥砂缝隙之间, 并且可能是活跃的捕食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早−中奥陶世华南古海洋氧化还原变化及其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意义
董轶婷, 刘建波, 陈宇轩, 钟思, 詹仁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 (4): 739-751.   DOI: 10.13209/j.0479-8023.2017.133
摘要877)   HTML    PDF(pc) (1687KB)(166)    收藏

为了进一步探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期间环境影响和控制因素, 对安徽南部将军岭剖面黑色页岩的有机碳含量(TOC)、总硫含量(TS)和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py)进行测试分析。TOC与TS表现出正相关性, 说明可能是非硫化环境中的沉积产物。δ34Spy在弗洛期表现出显著的负偏移, 在中奥陶世表现出相对幅度更大的波动。结合前人对全球碳酸盐岩晶格中硫酸盐硫同位素(δ34SCAS)和δ34Spy数据的分析结果, 显示特马豆克期末期至弗洛期中期黄铁矿埋藏分数下降, 硫同位素分馏效应增大, 说明当时海水发生氧化, 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弗洛期晚期至达瑞威尔期, 不同地区δ34SCAS相继出现负偏移, δ34Spy发生大幅振荡, 可能是由于海洋中硫酸根浓度较低以及硫化物再氧化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华南上扬子区奥陶纪特马豆克阶的海平面变化
孙永超, 刘建波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 (1): 66-80.   DOI: 10.13209/j.0479-8023.2016.123
摘要822)   HTML11)    PDF(pc) (2915KB)(389)    收藏

在较为精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基础上, 对位于华南上扬子区 4 条剖面的沉积相组合以及沉积相序列进行分析, 建立上扬子区特马豆克期高分辨率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识别出 10 个沉积相, 划分出 3 个沉积相组合, 分别沉积于浅潮下带、深潮下带和页岩盆地带; 识别出 5 次重要的海侵事件, 分别发生在 TS.1a 早期、TS.1a 晚期、TS.1c 早期、TS.1c 晚期和TS.1d 晚期, 其中 TS.1c 早期的海侵为特马豆克期最大海侵事件。通过与其他板块海平面变化曲线的对比, 发现上扬子区海平面变化主要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控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贵州罗甸大文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海平面变化及其全球对比
王海峰,刘建波,江崎洋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 四川华蓥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稳定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成因
崔莹,刘建波,江崎洋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35)      收藏
对四川华蓥楼房湾剖面稳定碳同位素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碳同位素变化趋势与全球变化基本一致。早三叠世早期ΔB平均值高于晚二叠世晚期,指示海水中磷酸盐浓度的增大和初级生产力的繁盛。从晚二叠世末期开始δ13Ccarb的缓慢降低是由大规模火山作用以及陆地风化作用加强造成的;早三叠世最早期δ13Ccarb和δ13Corg的快速同步降低所代表的全球碳循环变化主要受控于生物集群绝灭的主幕及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底部缺氧水上涌。总之,二叠-三叠纪之交碳同位素变化是火山作用、海平面变化、海洋和陆地生物集群绝灭以及缺氧水上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湖北兴山中寒武统覃家庙群微生物岩及其古环境意义
党皓文,刘建波,袁鑫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825)      收藏
通过野外考察及对岩石光面的观察,发现湖北兴山古洞口剖面中寒武统覃家庙群微生物岩的类型主要为波状-半球状叠层石,少量为凝块石。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叠层石及凝块石中保存有蓝绿菌类丝状微生物Girvanella,依据Girvanella丝状体在微生物岩中的赋存状态,认为覃家庙群的微生物岩是由底栖微生物群落的钙化和粘结、捕获等共同作用形成的。此外,古洞口剖面中寒武统微生物岩的宏观形态和巨型构造及其伴生的碳酸岩沉积相,指示其形成环境位于深潮下带和浅潮下带。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扬子地块表现出的中寒武世微生物岩再繁盛现象具有全球性,推测后生动物的匮乏或衰退是其主要控制因子,反映了生物礁结构由元古代的叠层石礁演变为显生宙的后生生物礁的重要转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安徽东至早奥陶世红花园组生物礁: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前的微生物礁
曹隽,刘建波,江崎洋一,足立奈津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44)      收藏
通过对安徽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的生物礁、微生物岩进行研究,发现蓝绿菌类?Girvanella在生物礁中大量分布,是生物礁的主要造礁成分。其他造礁生物包括瓶筐虫、石海绵、腹足类、腕足类、棘皮类等。Girvanella?以散乱分布、包壳、组成内碎屑以及与海绵伴生等4种方式在本区生物礁中存在,并且在生物礁成礁过程中以生物本体矿化作用及粘结、捕获颗粒的作用形成生物礁格架;瓶筐虫及石海绵为生物礁中的居住者,因此,生物礁性质为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微生物起到了主要的造礁作用。此外红花园组典型含生物礁沉积序列是由底部的生屑灰岩基底、中部的海绵层(少量微生物岩)及顶部的微生物岩组成的。通过与其他地区同时代生物礁的对比发现,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中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的发育及微生物的繁盛是全球性的,是由于底栖生物扰动对潮下带微生物发育影响尚未彰显造成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华南晚泥盆世腕足动物壳体保存状况及其氧碳同位素比较研究
孙媛媛,刘建波,马学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64)      收藏
对华南湘中地区上泥盆统弗拉/法门(F/F)界线附近的几种腕足动物化石壳体结构所进行的详细研究表明,其原始结构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具有棱柱状第三层,二是缺失棱柱状第三层。基于壳体保存程度的详细分析,以阴极发光程度、壳体显微结构为参数建立了壳体成岩作用改造程度的量化模式,经化石壳体氧、碳同位素值的验证,这一模式基本可以用来对不同保存环境下的样品进行筛选。在对比研究中发现,以无洞贝目(Atrypida)为代表的具有柱状第三层结构的样品不仅在保存状况上优于只具有纤维层结构的壳体,而且其氧、碳同位素数值的分布也较为集中,从而说明无洞贝目的壳体是进行氧、碳同位素研究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